就业是民生之本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,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,做好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。用实干耕耘好年景,用奋斗织就新画卷。虎年春节大假之后,各地开启了新一轮的就业保障服务。在扎实开展好“春风行动”基础上,各地结合经济发展与年度就业形势,着力精准、精细和精心,打出了一套就业服务“组合拳”,为确保经济“开门稳”“开门红”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精准服务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,各地不能搞“大水漫灌”,而是要做到“精准滴灌”,把就业服务送到每一个劳动者的手中,送到每一个劳动者的心里。精准识别就业信息。哪些人要外出务工,哪些人要就近就业,哪些人要返乡创业,哪些人要创业就业,他们要到哪些地方去务工,对工资薪酬要求怎样等,各地要提早做好就业信息台账,做到心中有数、心里有谱。精准指导就业人员。针对各地的用工需求,针对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就业保障政策,既要给广大劳动者提供有力的就业指导,也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。精准匹配就业信息。针对就业者的就业意愿,及时做好与用工企业的对接,尤其是要做好与用工所在地政府的对接,避免就业人员浪费时间精力。精准提供就业支持。从提供企业招工定制化服务,到畅通外出农民工联络沟通渠道,再到开展“定岗式”“定向式”职业技能培训等,都要给予精准有力的支持。
精细服务。就业服务既要有准度,也要细致务实,注重在关键环节和细节上下功夫。在摸排就业意愿过程中,不能千篇一律,而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摸排方式。从电话访问,到前台接待,从主动上门,到网络调查等,要结合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,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问询,并建立个人服务台账和就业需求档案。要保障更加充分地就业,细致的就业指导必不可少。尤其是针对各类就业困难人员,一些地方的就业机构人员主动联系就业困难人员,与他们签订就业援助服务协议,并指定专门的职业指导人员,作为“就业援助服务专员”,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跟踪、回访、职业发展空间测评等后续专门服务。这些精细的就业服务,不仅有效保障了就业困难人员的高效就业,而且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。就业服务是一个民生大问题,各地要注重细节服务,从小处着手,从大处落笔,才能激发就业的动力与活力。
精心服务。千头万绪的事,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。一枝一叶总关情。就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,一头连着社会稳定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就业保障服务,要用心用力用情去提供精心服务。尤其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,为了让返城返岗之路更通畅,要拿出一份精心与暖心,拿出一份关心与爱心。从返岗包机、包车,到开通“复工号”专列等,从“点对点”“一站式”等对接服务,到推出返岗交通费补贴、共享用工补贴等就业“大礼包”,让广大就业者实现了顺利返岗、舒心就业。各地还纷纷提供各类优质、便捷、高效的联络和关爱服务,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起了纽带与桥梁。精心的就业服务,既体现了各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也彰显了各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。